汝阳县人民文化馆2024年工作大盘点

金龙翘首辞旧岁,银蛇狂舞迎新年。2024 年,汝阳县人民文化馆始终坚守“文化聚民,文化惠民,文化乐民”的宗旨,积极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推动广大群众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,在文化滋养中感受美好,提升幸福与归属感。尤其在“咱村有戏”等特色活动中,全力践行“群众演,群众唱,群众乐”理念,使文化活动接地气、聚人气、暖民心。
一、品牌文旅文化活动常态化
1. 元旦、春节、元宵节期间,精心筹备打造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,烘托节日氛围,从2月2日(农历腊月二十三)一直持续至2月25日(元宵节)。在一时间里,文化馆全体出动,日夜坚守,组织开展了20多场接地气、合民心的文旅活动。让人们在愉快欢乐中欢度美好的节日。烟火晚会更是把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,绚烂烟火与民俗表演、特色美食共造浓郁节日氛围,吸引众多群众,凝聚情感,尽显文化聚民之力。


2. 汝阳县第二十二届杜鹃花节,以花为媒,融合自然与文化,举办多彩活动。游客与群众赏杜鹃、领略地域文化,文化惠民,人心汇聚。


3. “醉美汝阳、艾在端午”奇妙游园会,结合端午佳节,设包粽子、制香囊、知识问答等环节,群众积极参与,沉浸式的文化演艺活动,让人们感受传统,收获欢乐,实现文化乐民。


4. 庆七一、送党恩文化活动,以红色主题表演为元素,回顾党史,传递关怀。群众铭记感恩,增强凝聚力,彰显文化聚民意义。
5. 暑期大学生文化活动,针对返乡大学生,开展文艺创作、志愿服务等活动,提供展示平台,丰富假期,促进文化传承交流,实现多元文化惠民。


6. 喜迎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系列文化活动,充分展现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与变迁,激发爱国热情,凸显文化聚民作用。

二、特色文化活动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
1. 豫出彩一起来,四季村晚系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,聚焦乡村群众,鼓励自编自演。群众登台,展现乡村点滴,文化扎根乡村,体现乐民、聚民、惠民价值。


2.“ 咱村有戏·唱醉汝阳”首届戏迷擂台赛,来自乡村的40余名戏迷一展风采。通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预赛,有21名选手进入决赛现场。最终有8名戏迷分获一、二、三等奖。其中有3名戏迷参加洛阳市“戏曲好声音”决赛并获得奖项。



今年10月17日,“豫出彩·一起来”河南省“咱村有戏”汝阳展示点展演活动在文旅小剧场隆重举办。上百名群众戏迷欢聚一堂,共同唱响戏曲名段。省市文化部门领导和专家亲临现场,给予我们高度赞扬。河南电视台为此专门播发了视频报道。这一特色亮点被洛阳市唯一选送到河南省参赛,受到省、市同行领导的充分肯定。活动现场汝阳融媒、洛阳文化云、河南大象网同步直播,线上、线下观众达6万余人。


3. 文化惠民进社区,工作人员送文化进社区与田间,提供文艺演出、讲座、麦田里的梆子腔、玉米地里的《朝阳沟》等服务,拉近了文化与群众的距离,践行文化惠民。



4. 省、市戏曲公益培训:邀请专业老师到县人民文化馆进行培训,先后对板胡、曲胡、豫剧和曲剧唱腔、声乐、舞蹈、书法等进行培训,全年共聘请省、市专业老师开展培训11场次,参培人数近千人。群众热情学习,提升水平,结交好友,推动戏曲传承,文化惠民。
5. 办好人民的美育学校,以人民文化馆七楼培训教室为阵地,以乡村文化合作社个团队为依托,每月举办戏曲、电子琴、民乐、声乐、管乐、舞蹈走秀、书法、剪纸多场培训活动,满足群众需求,活跃群众文化生活,提升素养,实现聚民、惠民、乐民统一。全年共培训37场次,培训学员4000多人。





三、非遗传承保护 扎实开展
1. 非遗日期间,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非遗资源,如三弦铰子书等,增强文化认同,传承保护非遗。
2. 完成三弦铰子书培训及录制:组织艺人培训并录制,培养传承人才,广泛传播,实现文化传承与惠民结合。

3. 龙乡剪纸:利用暑假举办中小学生剪纸培训班,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。


4. 河洛大鼓、木偶戏进校园:将特色非遗项目带入校园,为孩子带来文化体验课,培养传承新生力量,营造校园文化氛围,体现文化聚民意义。

5. 汝阳小店镇高庄村段氏布鞋、三屯镇丁沟村的李阿婆香包:宣传推广传统手工艺,组织展示体验活动,助力传承发展。

四、对外宣传 扩大影响
1. 汝阳县人民文化馆公众号全年共发布 205 篇。利用公众号发布活动信息、文化知识等,拓宽文化服务面,高效传递文化信息,创新文化惠民
2. 被国家、省、市级采用稿件 26 篇。积极投稿,传播优秀文化成果,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,增强文化聚民向心力。



五、2025年度工作展望
成绩已属于过去,展望未来我们要牢记“梦虽遥,追则能达;愿虽艰,持则可圆。路虽远,行则将至。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”之精神,在新的一年里,我县人民文化馆的整体工作,将以“伏牛万象、醉美汝阳”为主线,在做好日常开放、演出、培训、展览的基础上,重点在文艺创作、网络推广和大型活动上狠下功夫。在“全市争一流、全省有名气”的基础上,争取让我们的节目、我们的创意走向全国。具体设想是:
1、创作两首歌曲,并使之成为汝阳人人会唱、网络上人人爱唱的火爆歌曲。同时,筛选出一部优秀的传统戏剧剧目,改编为沉浸式戏曲演绎剧本,排练并拍摄推广。
2、结合我县文旅发展的文化内涵和“爆点”,创作拍摄小视频或者短剧,通过抖音等平台向外界推送。
3、采取“走下去、请进来”的方式,继续实施更高档次的文艺培训活动。争取更多的汝阳节目、汝阳人才走向全省、全国舞台。
4、继续挖掘非遗项目,做好第九批县级非遗申报评定的前期准备工作。摄制“南庄木偶戏”专题视频。力争编辑出版《汝阳县非遗项目资料概览》。
